2025年4月30日

自由南美 海濶天空(45) – 探索秘魯 亞馬遜森林(Part 5 of 5)

秘魯 亞馬遜森林

亞馬遜森林(Amazon Rainforest)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盆地,是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由亞馬遜河滋潤着這片土地,是大自然的寶庫,雨林中除了提供了居所給不同的動物,也長滿不同的草藥,現代的藥物有不少也是從 亞馬遜雨林的植物提煉出來,漫步雨林學習草藥的特性原來十分之有趣。

2025年4月27日

自由南美 海濶天空(44) – 探索秘魯 亞馬遜森林(Part 4 of 5)

秘魯 亞馬遜森林~夜猴(Night Monkeys)

南美洲的 亞馬遜森林(Amazon Rainforest)中生活了超過三十種猴子,有些體型只有人類手掌般細小,各有各的脾性非常有趣。其中一種 夜猴(Night Monkeys)又稱貓頭鷹猴(Owl Monkeys)是世界上唯一的夜行性猴子,牠們最特別的特徵是棕色的大眼睛,遠看樣子如貓頭鷹,牠們會發出八種不同的叫聲,以家庭為單位群居。

2025年4月24日

自由南美 海濶天空(43) – 探索秘魯 亞馬遜森林(Part 3 of 5)

秘魯 亞馬遜河(Amazon River)

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是全球最大的淡水河,流過多個國家,圍繞着河流的便是亞馬遜森林,佔全球森林總面積超過60%,其中超過一半面積位於巴西,其次在秘魯的範圍也不少,而且秘魯的森林地區處於亞馬遜河的起點,較巴西的位置原始,因此很多旅客會選擇從 秘魯首都利馬(Lima)乘內陸機到 伊基托斯(Iquitos),然後進入亞馬遜森林旅遊。從Iquitos機場乘車約120分鐘便可到達亞馬遜河的起點,附近的叢森中有不少原始的酒店選擇,其中的Treehouse Lodge把所有房間建於樹上,非常之有特色,值得專程去體驗一下。

2025年4月20日

自由南美 海濶天空(42) – 探索秘魯 亞馬遜森林(Part 2 of 5)

秘魯亞馬遜河名物~亞馬遜河食人鯧(Piranha)

南美洲的亞馬遜河之中存在一種令人聞之色變的  亞馬遜河食人鯧(Piranha),有食肉的習性和長滿鋒利的牙齒,因此給人危機四伏的感覺。傳說亞馬遜河食人鯧每年吃掉亞馬遜森林內約二百頭牛,連亞馬遜的鱷魚也忌佢哋三分,亞馬遜河牧民在放牧牛群時,往往需要經過一些小河,若不幸遇上食人魚群,牧民便會先把一頭較瘦弱的牛先趕進河中引開河中的食人魚,然後快速地趕牛群過河,那頭可憐的瘦牛不消十分鐘便會化為白骨,都咪話唔驚。聽講食人鯧廣泛地分佈在靜水和急流等等的多種環境中,是個兇猛的捕獵高手,而且喜歡群體活動,專門捕食魚類甚至一些比自身更大的動物。住進秘魯亞馬遜森林樹屋酒店Treehouse Lodge,可以體驗河釣食人鯧,更可以即釣即食試到真正的食人鯧,是遊亞馬遜最令人期待的節目。

2025年4月16日

自由南美 海濶天空(41) – 探索秘魯 亞馬遜森林(Part 1 of 5)

秘魯 亞馬遜森林樹屋酒店~Treehouse Lodge

南美洲亞馬遜森林橫跨多個國家,其中以巴西所佔的面積最大,名氣也是最高,其次就是 秘魯。位於秘魯的亞馬遜森林區可以從 伊基托斯(Iquitos)Puerto Maldonado2個城市進入,這次選擇從Iquitos進入,全因為森林內的樹屋酒店~Treehouse LodgeTreehouse Lodge擁有12間樹屋,全部建在森林的大樹上,高度由12m24m,各自擁有河景或森林景色,各有特色,而且隱私度極高。入住Treehouse期間,價錢已經包括每日34個活動和三餐,不用再花心力便能輕鬆玩轉亞馬遜森林。

2025年4月14日

自由南美 海濶天空(40) – 初到秘魯 亞馬遜森林

秘魯亞馬遜森林 烏卡亞利河(Río Ucayali)

南美洲的亞馬遜森林(Amazon Rainforest)是全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面積之大覆蓋了南美洲八國,包括 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和巴西。初進亞馬遜森林,感覺有點像個小學雞第一次去旅行般興奮,期待已久的 巨型食人花、超級毒蜘蛛、亞馬遜河食人䱽、泰山、金剛、美洲老虎等等…. 大部份都沒有出現,現實和想像永遠有着落差,亞馬遜森林原來主要只是看𤠣子、鳥類、昆蟲和植物,傳說中的食人花只可以發夢時才能見到,每天被蚊蟲纏繞着倒是真的。

2025年4月12日

自由南美 海濶天空(39) – 秘魯沙漠綠洲Huacachina

秘魯沙漠綠洲Huacachina

秘魯沙漠綠洲Huacachina位於秘魯伊卡市外約6km,由地下水形成,四圍也環繞着沙丘,有南美洲最美綠洲的稱號,圍繞綠洲是一條專為遊客而設的小村莊,常住人口不足100人,村內滿佈食店、紀念品商店和酒店,每年有大量遊客到來欣賞日落和滑沙。大部分前往納斯卡的旅客也喜歡順道到Huacachina住一晚,感受南美洲的沙漠風情。

2025年4月10日

自由南美 海濶天空(38) – 秘魯酒鄉 伊卡(Ica)

秘魯 伊卡(Ica)最大的酒莊 ~ Viña Tacama

秘魯(Perú)16世紀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便開始在 庫斯科(Cusco)釀製葡萄酒,2008年秘魯的葡萄園面積已達140平方公里,現時大部分葡萄園也位於中部的 伊卡(Ica)山谷,種植了很多知名品種如MalbecCabernet SauvignonSauvignon Blanc等等。酒莊Viña Tacama位於伊卡山谷,創建了接近500年,是南美洲最古老的葡萄園,成立了秘魯第一個葡萄酒旅遊中心,把葡萄園、酒莊和餐廳整合在一處地方,每天舉行多場品酒導賞團,是遊納斯卡線以外的好節目。

2025年4月8日

自由南美 海濶天空(37) – 秘魯納斯卡古墓Chauchilla Cemetery

秘魯納斯卡(Nasca)~古墓Chauchilla Cemetery

遠在南美洲秘魯的沙漠小城 納斯卡市(Nasca),在市外約30km處有一印加人的古墓Chauchilla Cemetery,內𥚃藏有約1000年前的印加人骸骨和乾屍,在1920年代正式被發現,當時這𥚃已遭盜墓者洗劫,但部分殘骸仍然保存良好。這些骸骨都有共同的特點,它們都穿上衣裳綁上裝飾,並以坐着的姿態面向日出方向仰望天國。墓地內有大約七八個棚架,遮蓋着一個個長方形的土坑。只要探頭看看土坑,便看見一具具坐着並長滿長髮的骷髏骨向你凝視,聽說這些人死後頭髮仍然會繼續生長,直至細胞 完全壞死才停止。此外,這古墓原本並不是露天的,相信是被盜墓者破壞了原有的建築並盜去陪葬的財寶,令骸骨要露天荒野,幸好這地區異常乾燥,令骸骨沒有被大自然侵蝕。聽Chauchilla約有1500個墓,其中有一半已被破壞,只12個現時用作展覽。

2025年4月6日

自由南美 海濶天空(36) – 秘魯 神秘的納斯卡線(Nazca Lines)

秘魯 納斯卡線(Nazca Lines) ~ 神鷹(Condor)

納斯卡線(Nazca Lines)是一組位於秘魯納斯卡鎮外圍沙漠上的巨型地面圖案,估計繪製於約2000年前的 納斯卡文明(Nazca Culture)時期,於1939年由美國考古學家乘坐飛機經過沙漠上空時發現,當中有各類不同的圖形,包括蜘蛛、太空人、貓、猴子等等。除了從飛機上鳥瞰之外,納斯卡綫是無法在地面可以辨識為何種圖形。於2000年前沒有飛機的年代,納斯卡人不知怎樣欣賞自己的作品。不同的專家們對這些圖案的繪製方法和目的也沒有一致的結論,有學者想像可能是古代納斯卡人為了佔據地下水源而在地面上繪製出來的家族圖騰標記,但更多人選擇相信這是外星人的遺產,也只有外星人的智慧,才懂得選擇在這氣候乾燥穩定的高原繪製圖案,使自己的作品能保存2000年。無論它的來歴如何,納斯卡線也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

2025年4月4日

自由南美 海濶天空(35) – 從智利復活節島…走到秘魯納斯卡市

秘魯 納斯卡市(Nasca)

納斯卡市(Nazca)位於南美洲秘魯,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2000年前這裡曾經有過一段光輝歴史 納斯卡文明(Nazca Culture),期間建造了古城Cahuachi,也像非洲埃及一樣製作木乃伊,最為世界所認識的是為這地球留下了神秘的 納斯卡線(Nazca Lines)。納斯卡線 是散布在沙漠上的大量約20cm寬的有規律線條,站在地面上看只會覺得是車輪痕跡,但從空中俯瞰便能看見這些粗線條構成了廿多款不同的巨形圖案,包括有大三角形、猴子、蜘蛛、蜥蜴、太空人等等……至於為什麼說納斯卡線很神秘,全因為專家們都不知納斯卡人為何繪製和如何繪製這些圖案,有說是天上星圖在地上的投射,也有懷疑是外星人的通訊記號。

2025年4月2日

自由南美 海濶天空(34) – 尋幽探秘 智利復活節島(Part 6 of 6)

復活節島 摩艾祭壇Ahu Tongariki

神秘的復活節島,永遠披着謎一樣的面莎,有着無數不解的問題。究竟 摩艾石像(Moai)是否古時由外星人建造並運送到島上各處呢?摩艾估計大約在1000年前已經開始出現,奇怪是1722年荷蘭人首次踏足復活節島時,沒有一個島民能說出摩艾的歷史和建造過程,只知有傳説當祭師唸起咒語,摩艾便會自己行到祭壇(Ahu),因此文明人情願相信摩艾是由外星人建造的。至於復活節島入夜之後是否很邪門呢?滿街滿山也是摩艾,行出街便會覺得摩艾監視着你,隨時攝你七魄,奪你三魂。而島民卻認為,摩艾是他們的祖先,所以對其心存敬畏,但他們晚上也會避免走到野外,因為怕遇上敵對部族的摩艾,那就大件事了,不可不信邪。